慕林 - 慕林 第19节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卢复之只能让人从附近另一处牢房的女犯口中,打探到桂珍说了些让钱妈妈安心等候好消息,主家会照看好她的家人,也一定会救她出来的,此番她受的罪,主家日后也会厚赏补偿,诸如此类的话。
    叮嘱完钱妈妈后,桂珍方才与另一人会合,转道去见了谢璞。从这个先后顺序来看,平南伯府似乎更重视钱妈妈一些呢。
    到了谢璞面前,桂珍又是另一副嘴脸了。
    她先是在男主人面前痛哭流涕,表示谢璞此案十分麻烦,主母曹氏为此担心得生了病,多么忧心,彻夜难眠,云云。接着,她就开始骗人了。
    桂珍形容这桩案子,不是王安贵攀扯陷害谢璞,而是某些心怀叵测之人故意传出来的流言,事实上王安贵并非真心撒谎害人,只是为了自救,被逼改供词而已。至于那在背后算计之人,自然就是林家了。河东河道衙门总督林东南,也就是李昌升的东主,正是这桩案子的主谋。
    林家的林昭仪入宫多年,一直很得皇帝宠爱,却被曹皇后压制,至今只是一个昭仪,就连后入宫的萧贵妃,位份都早早超过了她。林昭仪与林家早对曹家与太子大为不满。如今林昭仪所出的二皇子满了十四岁,勇武过人,生得又极象皇帝,极得圣宠。林昭仪与林家上下,认为他极有希望取代不得皇帝喜欢的太子,成为新储君。因此,为了打击曹家,剪除太子羽翼,他们便想出了毒计,对曹家下手了。
    王安贵案发,只是巧合,林家却趁机把火烧到了曹家头上,生怕王家与曹家姻亲关系不够密切,还牵连上了曹家正经的女婿谢璞。
    恰好河东河道总督林东南发现手下的幕僚李昌升与谢璞相识多年,有书信往来,疑心李昌升是曹家安插的内奸,便索性把李昌升弄死了,伪造出一封遗书,陷害谢璞。其实谢璞对他们来说,只是个棋子,林家真正的目的,是要把太子牵扯进河工银子贪腐案中去,污其名声。那些被贪污的河工银子,固然有一部分是让王安贵等贪官污吏吞没了,其实大部分是叫林东南藏匿起来了,为的就是陷害曹家庇护的官员!
    只不过,在这个过程中,林东南没提防李昌升留下了一些对他们不利的证据,还叫人发现了,因此陷入了不妙的处境中。但为了脱罪,他们更不可能放过谢璞了,一定要把曹家的罪名钉死了,方才能洗清自身的嫌疑。
    大约是因为林家太过疯狂,而林昭仪与二皇子在皇帝面前,又太受宠的关系,曹家即使有曹皇后与太子为援,也不能轻轻松松把谢璞救出来。曹家嫡支两房素来关系不佳,曹皇后也不太看得上同父异母的妹妹曹氏,便想袖手不管,拿谢璞做个挡箭牌,让案子在他这里终结掉,省得牵连承恩侯府,再进一步牵扯上她与太子。
    如今宫里与承恩侯府都已表明了不会帮忙的意思,平南伯府再想救人,也头痛得很。那位平南伯的亲信管事代表主人,向谢璞表达了平南伯救人的决心,但同时也坦言,要谢璞做好最坏的打算。平南伯会尽力保住他的性命,但不敢打包票。
    桂珍帮着劝说谢璞:“太太哭得眼睛都肿了,还长跪在地,求伯爷救老爷,无奈伯爷也是有心无力,只能说尽人事,听天命了。太太让奴婢转告老爷一句话,留得青山在,不怕没柴烧。那林家此番恶贯满盈,再想逃脱罪责,侯爷与伯爷也不会放过的。老爷这里也尽一份力,把林东南拉下马来,林家大伤元气,往后想要再给皇后娘娘与太子殿下添乱,就没那么容易了。等到太子储位稳固,日后还怕没有替老爷洗刷冤情的一天?等到那日,皇后娘娘与太子殿下面前再无阻碍,定然不会再叫老爷受委屈!”
    桂珍巧舌如簧,表示曹家为难的同时,又含糊地暗示谢璞还有希望保命,还暗示谢璞伪造供词,控告林东南,以为将来打算。倘若谢璞不是早从女儿谢映真处知道自己落入如今处境,乃是曹氏与平南伯府合谋所害,说不定真要信了她。哪怕明知道自己对林东南涉案一事毫不知情,也要倒打对方一耙,报复那所谓的“罪魁祸首”林家。
    谢璞当时就惊出了一身冷汗,面色惨白。不过他这个状态却令桂珍与平南伯府管事确信,自己把谢璞忽悠住了。
    桂珍还向谢璞提议,趁着眼下时机还来得及,先把家中的产业转移一部分,免得林家狠手之下,谢家连人带财都保不住,要一家老小流落街头。
    曹氏已经与平南伯府说好了,还去求过曹皇后恩典,曹皇后答应保住曹氏所出一双儿女的性命与清白身份,只是曹氏需要先假装与谢璞和离,带儿女大归。到时候两个孩子便可以不受父亲牵连,谢家也保住了一条根。其余老弱妇孺,林家想必也不会放在心上。
    为了说动曹皇后,曹氏答应献出一半家产,剩下的一半,便交到她一双儿女手上。谢显之一向是个孝顺懂事的孩子,手里有了财物产业,自然也会奉养祖母与弟妹们,就连二房文氏母子,也能受惠。平南伯府会庇护谢家家眷,不让谢璞有后顾之忧的。
    桂珍对谢璞哭道:“留得青山在,不怕没柴烧。太太这是做了最坏的打算。倘若最后真的没法救老爷出来,这些财产,说不得便是老爷东山再起,老太太、二太太、少爷与小姐们一世富贵安然的希望了……”
    第51章 感叹
    卢复之说到这里,便忍不住唏嘘,连左肇知与蒋孝荃二人,都有些动容。
    那曹氏的侍女桂珍如此会说话,又如此会做戏,倘若不是他们早就知道了曹氏与平南伯府的真正心思,恐怕都要信以为真了吧?
    看来平南伯所图甚大呀。
    曹皇后与承恩侯是否已经决定对谢璞袖手旁观,甚至打算牺牲他做挡箭牌,还是未知之数,但平南伯显然在陷害亲妹夫谢璞的同时,还没有放弃拉林东南下马,牵扯林家的打算。
    以曹皇后、承恩侯与林昭仪、林家之间的关系,一旦前者得知平南伯的用意,哪怕原本不想管闲事的,也会忍不住参一脚进来了吧?计划一旦成功,林昭仪与她背后的林家就要元气大伤,这对曹皇后与太子,无疑是极为有利的。
    能达到这样的目的,牺牲一个谢璞又算什么呢?谢璞虽是曹家女婿,但除了舍得给钱外,一向不肯听从曹皇后与承恩侯号令,不愿为曹家办事。这样的女婿可有可无,对比有希望成为曹氏新任丈夫的方闻山,能增强曹皇后一系对禁军的控制力,似乎比谢璞有用一百倍!
    至于平南伯府许诺会保住谢璞儿女性命,还有替他保管财产,将来交给他一双儿女的话,无论是卢复之,还是左肇知、蒋孝荃,都只是听听算了,并没有当真。
    这种口头承诺,又不为外人所知,就算事后平南伯翻脸不认,谢璞又能奈他何?他长子长女还在平南伯手中,谢璞投鼠忌器,这个亏也只能认了。
    至于曹氏,虽说是谢璞长子长女的亲生母亲,虎毒不食子,不可能会对亲生骨肉不利。然而她都决定好要改嫁方闻山了,到时候再把一双儿女留在娘家,他们还不是任平南伯揉搓么?平南伯只需要说服胞妹,让两个孩子暂时衣食无忧,曹氏就不可能做出什么激烈的反对举动来。而等她嫁到方家,有了方闻山的骨肉,满心满眼都会被新的孩子占据。过得几年,还能有多在意她与谢璞所生的儿女?
    卢复之把平南伯与曹氏可能有的想法分析一遍,便忍不住叹气:“谢璞叫他们算计到这个份上,真不知是前世欠了曹家多少孽债,以至于平白无故,就被这等丧心病狂的姻亲盯上了。这哪里还是什么妻子、舅子,分明就是不死不休的冤家呀!”
    他满脸鄙薄地说:“你们不知道,那个叫桂珍的婢女还跟谢璞暗示,说平南伯与曹氏已经有了约定,要聘他长女为儿媳。哪怕这有些贪图他长女陪嫁的意味,却也仿佛更让人放心了。毕竟,四分之一的谢家家财,也有几十万两,不是小钱。平南伯既有所求,自然就更会为谢家出力——这真真是不把人骗到死,不肯罢休!平南伯连两个亲外甥都不放过,这算是哪门子的亲舅舅?!那曹氏也不知是否知情。若是知情,那就真真枉为人母了!”
    左肇知听得连连摇头,也觉得谢璞着实可怜。他问卢复之:“谢璞既然早从其次女处听说了内情,想必是不会上当的。他如何答复那婢女?”
    卢复之道:“他说事关重大,需要时间考虑,暂且拖住了。但那婢女心急得很,说明天再来,就要一个确切的答案了。因为这案子形势不妙,若不能早早打点,就怕林家在宫中使力,使得案子早成定局,让平南伯府无计可施。”
    不用说,这肯定又是曹氏等人哄骗谢璞,逼他仓促做出决定的谎话了。
    左肇知听出几分异样:“曹氏如今还是谢家主母,手里又有谢璞长子,要为娘家谋夺谢家产业,竟然还需要谢璞点头才行么?”
    卢复之点头:“据谢璞说,他家产业由几位大掌柜联手打理,要调集大笔银钱,需得家主许可,否则就算是主母,或是谢璞之母、谢璞之子,也无权调动。而谢家的规矩,每个月都要换一句密语,再加上家主手书,才能调动五千两以上的银钱。从前曹氏每每要从谢家吞没大笔金银,反哺平南伯府,都要编造理由,向谢璞请示才行,谢璞也因此才能记下那一本秘账。那密语除了几位大掌柜,就只有谢璞知晓。据说曹氏曾经打过主意,要让心腹取代一位大掌柜,好谋取密语,却始终不能成事。谢璞顶多只允许她在底下的某些店铺中,安插几个心腹做掌柜,几位大掌柜,却使终没有变动过。”
    他随即叹道:“谢璞还不算太蠢,知道什么才是最要紧的地方。他那几个大掌柜都十分精明能干,替他赚取了大笔金银。若是换上了曹氏的人,只怕谢家的家底早就叫平南伯府搬空了。”
    但也因为有这密语的一关,曹氏与平南伯如今要趁危谋夺谢家产业,就只能哄骗谢璞给出密语,并写下手书了。
    说到这个,卢复之又忍不住抱怨:“那个叫丁三的差役,着实滑头!他收了文氏那边的银子,也没放过平南伯府这边的赏银,给桂珍二人不少方便。倘若不是他还有几分小机灵,知道有些消息不能泄露,恐怕平南伯府的人已经知道文氏母子来探过监了。”
    蒋孝荃沉声道:“文氏会来探监,是理所当然的。平南伯府的人不会在乎此事,曹氏更是明言提起和离,只不过理由是为了保住一双儿女罢了。他们原不知道谢璞次女偷听到了要紧的消息,因此并没有将几个老弱妇孺放在心上。那些哄骗谢璞的话,虽然细细想来,仍有不少破绽,但谢璞被困狱中,不通外界消息,又心怀焦虑,被逼得在仓促之下做决定,上当的可能太大了。我们都要感谢他的次女,及时送来了关键的消息。否则,恐怕便要与谢璞一般,被曹氏与平南伯引上了歪路,使得案情走进死胡同中,无法真相大白。”
    左肇知看向卢复之:“你与谢璞好生商议一番,看要如何利用此事。曹家连番施毒计,所谋甚大,如今偏又没有足够的证据,能证明他家有罪。恐怕谢璞这回真要吃一个大亏,才能引蛇出洞了。若不能成功抓住平南伯的把柄,我们想要真相大白,就没那么容易了。谢璞固然难以逃脱曹家算计,我等也无法向皇上交代。”
    卢复之面色肃然,郑重点头。
    蒋孝荃站起身:“事不宜迟,蒋某立刻入宫晋见圣上!”
    三人分头行动。左肇知坐回书案前,再次翻看卷宗,沉默思考。
    忽然有家仆匆匆来报:“老爷,二老爷带着小姐进京了,只是在路上遇到权贵子弟为难,受了惊吓。幸好有好心人出手相助,二老爷与小姐平安无事,眼下已经到家。不过二老爷气得不轻,宿疾犯了,头晕目眩,家里人只能来报老爷,看能否请一位太医,去给二老爷诊治?”
    左肇知起初脸色大变,猛然起身,但随后又冷静下来:“你拿我的名帖去请刘太医,要用多少银子,只管到账上支取。我这里还有公务,无法离开,你替我跟二弟、侄女儿说一声,请他们多担待吧。”
    家仆闻言,叹了口气,无奈地领了名帖离开。
    第52章 意外(推荐加更)
    谢慕林自然不会知道,自己在大理寺狱中那一番话,带来了什么样的后果。
    她如今正与母亲文氏、堂弟谢徽之一道,跟在李货郎身后,走在返回李家的路上。趁着道路上行人不多,她就压低声音,把谢璞嘱咐的话,但凡是能告诉文氏的,尽都说了。
    文氏今日没能见着谢璞,心里总觉得惴惴。如今听了女儿转述的话,总算心定了许多。她微笑道:“既如此,咱们就去寻你们三堂哥去。我还是他刚进京那年,进府请安,才见过一回。这都几年的功夫了,也不知道他如今的样子有没有变化。不过他一向是个办事稳重的,人也聪明能干。有他帮忙,我们一家在外头,也不至于束手无策了。”
    谢慕林并不了解谢谨昆,仔细在脑中翻了翻谢映真的记忆,发现她对谢谨昆也一无所知,便问:“娘,原来三堂哥来过咱们家?我怎么没听你提起过?”
    文氏叹道:“老太太一向不喜见到族里的人,老爷还是瞒着她与族中往来的。你三堂哥事先得过长辈嘱咐,又怎会公然打着堂侄的名号登门拜访?只是老家宗房的族人惟有他进了京,我不见一面,也说不过去,因此就让他跟着几位大掌柜,假称是底下产业的管事,在当季报账的时候,来见了一面。我听说他新婚,还送了他一份贺礼,只可惜没能见到他媳妇。”
    谢谨昆有自己的产业,平时很少与谢家名下的店铺往来,顶多是租用一下谢家商号的货船,运送自己店里售卖的货物。谢璞嘱咐过底下的大掌柜们,能帮衬就帮衬一下这个堂侄,但双方往来还是挺隐秘的,不为外人所知,连谢老太太与曹氏也不知晓。
    文氏见过小时候的谢谨昆,对方成年后,就只见过那一回而已,平时逢年过节时,还会收到对方夹杂在掌柜们的孝敬中送进府的礼物。她倒是想时不时赏些东西过去,可曹氏管中馈甚严,她不好支取银两,就只能从私房里抽出钱来,托某个来报账的掌柜帮忙采买递送。
    因为文氏与谢谨昆还算打过交道,当她听说谢璞要将外务暂时托付给这位堂侄时,心里还是挺高兴的。至少,这对她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人。
    谢慕林听完后,除了再一次对谢老太太的“作”感到无语外,心里也安定了些。她对谢谨昆一无所知,但既然文氏对他有所了解,还颇为信任,那就证明这个人选还算是靠谱的。
    她便提议:“趁着我们如今在外头,不如顺便就去找三堂哥了吧?要是等到回去了再出来,一来道路遥远,费时费力,二来老太太万一问起我们为什么要出门,得知是去找族人,恐怕又要生气了。我们先在外头把这件事办好了,以后有需要找三堂哥交涉的时候,也不必惊动老太太,这样对她老人家的身体也有好处。”
    文氏呆了一呆,谢徽之与李货郎都不由得特地看了谢慕林一眼。
    她其实是在说“咱们甩开老太太办事就好了,省得她给我们添麻烦”吧?虽然道理是这么个道理,但放在心里就可以了,怎么能公开说出口呢?
    李货郎装作没听见的模样,快走两步,跑到码头上去寻空闲的船。
    谢徽之暗暗偷笑,觉得二姐越发合他的脾气了。可不是么?谢老太太那就是个大“麻烦”!没有她搅和,他们办事都能顺利许多。眼下正是紧要关头,他们忙着救父亲都来不及呢,谁有空去理会老太太的小心眼?她有什么不高兴的,等父亲官司顺利解决了,他们全家团聚时,再发泄出来吧。到时候大家都满心欢喜着,大概也就不在乎她煞一回风景了。
    文氏犹豫不决,其实她觉得女儿的话有道理,只是万一叫老太太知道,定然又要冲她发火,若是连累女儿被罚……
    谢慕林对此蛮不在乎:“她要罚我,我就一定要受罚吗?现在可没有丫头婆子供她使唤,家里其他人估计也不会由得她乱来。有本事,她就亲自动手,只是我怀疑她未必有我跑得快。再说,我还要去给爹爹探监送东西呢,她要是打坏了我,影响了爹爹的正事,她负得起责任吗?难道做母亲的,就可以不顾儿女死活了?就算她真的不在乎爹爹,好歹也要想想自己的富贵荣华吧?”
    她就不信,谢老太太真能为了一点小心眼,就放弃过去有过的富贵尊荣了。谢璞救不出来,她以为自己还能继续做老封君?
    文氏嗔了女儿一眼:“又胡说了。这些话你连想都不要想,更别说在老太太面前提出来。即便眼下老太太忍住气,饶你一回,等你爹从牢里出来,你以为你就能逃过去?你爹绝不会容许家里的孩子不孝不悌,顶撞老太太的!”
    谢慕林笑笑:“我又不是傻子,怎会在老太太面前说这些话?只要娘不说,老太太也不会知道这些事呀。”她回头瞟了谢徽之一眼。
    谢徽之忍笑望天:“我什么都没听见。婶娘,我们这就去寻三堂哥么?他的店铺在贡院西街,从白下桥这边过去,要比从北门桥过去近得多了。”
    文氏叹了口气,答应了。
    李货郎找到了一条船,他们便齐齐上船,往贡院的方向驶去。
    途中,谢慕林问起一件事:“我们还要不要去找温大人帮忙打探消息了?还是等找到三堂哥后,再请三堂哥去拜访温大人?”那位温绪友大人听闻也是同乡,三堂哥会不会认得他?
    文氏沉吟片刻:“等见到你三堂哥再说吧。他在京城待了几年,生意也做得不错,兴许也认得几个官,有自己的人脉。”
    谢慕林听了便不再多言。
    一路上,谢徽之时不时指出沿途两岸上都是些什么建筑,有些什么店铺、茶楼、酒铺,卖的什么好物事,等等,令这段短短的旅程还算有趣。谢慕林兴致勃勃地听着,暗暗将他讲过的东西记下,算是认路。李货郎偶尔也会插句话,说些谢徽也不了解的东西。
    倒是文氏,心里还惦记着谢璞,盘算着一会儿见到谢谨昆时,该如何说话,一直沉默着。
    等到船靠岸的时候,她已经想好了措辞,心有成算了。
    然而,等待她的却是令人失望的结果。因为当他们找上谢谨昆的店铺,文房书铺“昆记”时,伙计告诉了他们一个不幸的消息。
    谢谨昆为了进货,早在十天前便出发去湖州了,还带上了妻子计氏。他计划在湖州停留几天,买好货物就让伙计先押送回来,自己则带着妻子回老家湖阴县省亲,小住几日,然后绕道苏州,再采买一批时兴文房货物与书籍回来。
    他出发的时候,天气正回暖,还未有倒春寒,谢璞也平安无事。等到他回来,怕不是要到三月中了。谢璞等得及么?
    文氏、谢慕林与谢徽之三人不由得面面相觑。
    第53章 不巧
    会出现这样的意外,实在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。
    然而,他们又不好埋怨谁。
    谢谨昆不过是在进行正常的经营活动罢了,顺道带上妻子回老家省亲,也是孝道。他当时并不知道谢璞会出事,也因为谢老太太不待见谢家族人,因此没有跑到谢老太太的寿宴上来添堵,就直接出行了。眼下他估计还在湖州,离金陵城起码有好几日的路程,就算立刻得信赶回来,也要几天后,才能与文氏、谢慕林相见了。
    而如果他一直没得到京城的消息,不知道谢璞出事,至少也要等回到湖阴县,才有可能听说此事。而这种情况会发生的前提是,文氏写信给老家的人报信,请几位族人上京相助。
    不管怎么说,谢谨昆这个助力,谢慕林他们暂时只能放弃了。谢璞还在狱中,谢家妇孺还在李家寄住,往衙门奔走之事,只能由文氏这个深宅妇人、闺阁少女谢慕林以及还是个孩子的谢徽之承担,他们急需一个帮手,等不及谢谨昆回归了。
    文氏只能托伙计给谢谨昆留了话,又借纸笔写了信,说明自家眼下的住处,以及谢璞的处境等等,请谢谨昆回来后,上门找他们。
    到时候,就算谢老太太会为了找上门来的谢谨昆生气,文氏也顾不得这许多了。
    一行人怏怏地离开了昆记,回到了河道边。李货郎又叫来一条船,众人往北门桥的方向赶去。
    船上,谢慕林再一次提出:“既然三堂哥不在,我们是不是先去找那位温大人?”
    谢徽之小声说:“可现在才过了午时,衙门还没下差呢,我们上哪里找他去?总不能跑到户部大门前……”
    文氏叹了口气:“温大人我是见过的,他夫人少年时,与我也算是有几分交情,只是不算深罢了。这时候温大人多半不在家,我正好上门去拜访,见他夫人一面,顺道留下目前的住址。我们想求温大人帮忙的事,告诉他夫人也是一样的。若是温大人有心,也会来找我们。倘若他没有闲暇,那我明日去大理寺探监时,就在大理寺衙门侧门多等候一阵,温大人可以打发人来给我捎信。其实我也不是非得见到他本人不可,只是觉得……倘若他能帮着打探些老爷官司的消息,我就感激不尽了。”
    既然如此,谢慕林也不反对,还向文氏打听了一下温夫人的情况与喜好,免得一会儿惹对方不快。
    从贡院西街对出的文德桥,到离杨将军巷温家最近的珍珠桥,水路还有很长,比早上前来时花的时间更多。而眼下已经过午,谢慕林一行人奔波了半日,已经是饥肠辘辘。李货郎本来提议寻个茶楼、酒楼进食,但文氏拒绝了。她觉得眼下不该再浪费李家的钱,银子还是要花在刀刃上的好。

添加书签
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