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靠编剧发家致富 - 我靠编剧发家致富 第33节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这几天里,林济反复地读原作,把作品中的经典台词背下来,读得越多,他那颗尝试改编的心不仅没有沉寂,反而跳得更激烈了。
    障碍是很多,但挑战同样令人兴奋。
    明明还没确定自己会接下这个剧本,他却已经开始以编剧的角度去构思这部剧了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宣传部门这次是电话联系林济的。
    改编原作的计划早几年就有了,可业内几位大编剧都不肯接,《百归记》又是巨制,宣传部门自然也不愿意把它交给小编剧——没有足够的水准,是驾驭不了这种长篇巨制的。
    可对于林济愿不愿意接这部剧,宣传部门并没有把握。
    林济年少成名,手握《代号11》《悄悄恋着你》几部爆剧,就算不接这个任务,也影响不了他在圈内的地位。
    年轻意味着本钱,林济眼下已经进入了知名编剧的行列,就算只是熬资历,也能熬出不少成绩——业内多的是只有一两部爆剧的编剧,这些剧所带来的荣耀却足够他们享受一辈子。
    林济显然很有上进心,凭对方在剧本创作上的天赋,完全可以创作出更多让观众念念不忘的作品,没必要冒险接一部名著改编。
    对面接起电话的一瞬,部门人员已经做好了被拒绝的准备。
    被拒绝这事,他们已经是轻车熟路了——“改编这本书确实很吸引我,成为编剧之后,我也考虑过用自己的方式把经典带给观众,但最近太忙了/手头有别的任务/难度太高,我怕做不好。”
    果然,林济的台词也是一样:“把这本书改编成剧应该很有意思……好吧,我接了。”
    “好的。”宣传部门的工作人员下意识要回答“打扰您了”,蓦然反应过来,他刚刚是不是听到林济说了“接”这个字?
    是要接吧?
    大脑快速地运转着,工作人员忍不住和林济确认了一遍:“林编剧,您是说……您要接下这个任务?”
    “对。”林济声音并不高,但这一刻,工作人员却觉得,这是他听过的最清晰的一声回答。
    “《百归记》改编起来会比较麻烦……”
    “我知道。”
    确定自己的想法之后,林济心情也舒展了,他把乱七八糟的想法抛到一边,不去烦恼自己接下来该写什么剧本了,主攻这部剧就行。
    在林济两辈子的编剧生涯中,改编这种巨制的机会并不多,但确实有。
    改编这种原著影响力很大的作品,最重要的是尊重原著,但尊重原著并不意味着把原著所有的细枝末节都搬进去,编剧要会删减,而对于作者描写篇幅少的内容,则要做适当的补充。
    在林济上辈子,一些名著的剧版编剧并不是职业编剧,而是专业的研究员,本身对作品就有一定研究,也有一定的文学造诣,林济成名的那个年代,编剧未必要发表多么资深的论文,但文学素养是必须具备的。
    有关《百归记》的资料倒是比《代号11》好查一些,林济刚确定接下这部剧,两天之后,他就收到了五个巨大的纸箱——全是宣传部门提供的和原著有关的研究资料和历史论文。
    影像资料和电子资料自然也是有的,都是以g为单位。
    林济:“……”
    这部剧写完,他大概能考上古文学专业研究生了。
    第37章 创作ing
    《百归记》记载了百氏家族足足三代人的风雨人生, 三代人,横跨七十载岁月,在这七十年间, 百氏家族有盛有衰, 直至在时代的浪潮下最终灭亡。
    家族的命运与时代紧紧捆绑在一起, 在故事中, 除了百家以外, 也有以百家为中心,与它有关联的几大家族的故事。
    百家以盐业起家, 第一代祖辈曾去辽东屯垦获取盐引, 之后生意越做越大, 成了徽地有名的大商人,延续足足数百年。
    只是时代更迭,百家过去的荣光已不复存在,子孙辈们只能守着家中的大宅做些米粮生意,但俗话说, 瘦死的骆驼比马大, 百家虽然不如早年,在当地也是有头有脸的大家族, 积累了铺子、田地等不少产业,就算百家愿意平静度日, 家中的产业却总被惦记着。
    百家这一代一共兄弟三人, 老大百诚娶了县官家的女儿接了家业,经商的本领却是平平, 老二百信留了洋, 成日嫌家里封建,崇尚自由, 该花的银子却一分没见少花,至于老三百通,性子又莽又直,十天半月里不闯次祸心里都不痛快。
    要说这一代最能干的,却是大小姐百玫。
    《百归记》的故事要从百诚被人蒙骗亏了一笔生意说起。
    百诚立志恢复百家荣光,却志大才疏,这笔生意一亏,百家不得不卖了铺子、田地救急,银两尚有许多缺口,亲友和往日的合作伙伴们却不肯救百家一把,就连百玫谈好的亲事也告吹了。
    到这时,百玫才得知,百诚被蒙骗,其中也有她未婚夫的手笔。
    这还仅仅是《百归记》中百家第一代人的故事,二、三代的故事同样繁杂。
    原著就很厚,林济把出场过的人物列了一个清单,每个人物写几行简要介绍,居然填满了一整本笔记。
    第一代人物中,重点突出的是百玫和她的三位兄弟。
    这种名著类作品确实不好改,但它也有一个优势——故事脉络非常清晰,时代背景、时间线和发生的事件都不需要林济烦恼,原作中已经写得清楚明白了。
    林济的第一项工作,是要搭建起《百归记》的剧情线。
    当然,在构筑剧情线之前,林济还要思考一下,他自己是以什么角度看待《百归记》这部作品的。
    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,《百归记》中的人物都有一定的复杂性,不能简单地判断某个人物是好是坏,不同读者看待《百归记》的角度也有不同,有人认为它是一部典型的反封建巨制,也有人认为它是作者在隐喻自身,怀念过去的家族荣光。
    为了找准这部剧的定位,林济把手头的资料全部翻了一通——只这件事就花费了他足足几个月的时间。
    和《百归记》相关的论文林济看了,大多是薄薄的几页,时下学界对《百归记》的看法其实挺固定的,就那么几个角度,林济前期还在仔细看论文,到后来就很随意了,只挑观点新颖的看,相似的观点就一扫而过。
    林济一共总结了厚厚几本笔记。
    他写剧本的时候喜欢打字,打字快,而且更容易集中注意力,但做笔记的时候他更喜欢手写,一边写一边加深记忆,这次偏偏遇上了《百归记》这个大部头,每天的笔记整理完,林济都写得胳膊发酸。
    宣传部门既然给了他足够的自主权,林济也不客气,整理资料的同时,林济邀请了两位知名学者来当《百归记》的顾问,遇上不明白的地方,林济就打电话找两人请教。
    他已经想好了,等剧一开拍,他就把顾问们请到剧组里,让他们提供全程的指导。
    《百归记》故事跨越近代与现代,处在一个时间的交汇点上,原著中描写环境的词句有许多,包括外部环境与人物的穿着用具,对于这些场景,改编剧必须要做到最大程度的还原。
    林济为此自费买了几本建筑、文化、衣饰之类的大部头,作为编剧,虽然场景不需要由他来还原,但如果他能在剧本里标注清楚,也就能为拍摄多节省一些时间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在确定林济为编剧的同时,宣传部门也忙着为《百归记》找导演,在一开始,宣传部门就盯上了导演胡伟一。
    胡伟一是圈内颇具资历的一位老牌导演,擅长拍年代剧和长篇巨制,早年间,他的第一部作品就震惊业内,几乎是横扫了各大颁奖的新人奖,在这之后,他又推出了几部史诗电视剧,都是口碑和收视俱佳的力作。
    但近几年,胡伟一露面的次数很少。
    主要是观众不爱看氛围沉重的剧了,现在流行的要么是甜甜蜜蜜的爱情剧,要么是爽文流,就算是正剧,观众也不希望主角背上太沉重的负担。
    当然,也因为胡伟一遇不上合适的剧本。
    和演员质量急剧下滑一样,最近几年,编剧的质量同样直线下滑,编剧们都忙着给演员堆人设,显得主角耀眼夺目,却忽略了故事逻辑的合理性。
    胡伟一擅长的题材本就很考验编剧的功底,编剧们都不爱写,加上他性格有些挑剔,看到不好的剧本总要说上两句,久而久之,一代名导逐渐成为家里蹲。
    胡伟一倒不是缺钱,实在没钱花了,大型晚会指导他还是能干的。
    胡伟一一脸平静地听宣传部门道明了来意,听到剧名的那一瞬,他怀疑自己是听错了,不由重复了一句:“《百归记》?”
    “没错,就是《百归记》。”
    胡伟一沉默了半晌:“你们找到编剧了?”
    当初《百归记》剧组也是找过他的,不过胡伟一当时忙着拍另一部剧,实在抽不出空,就把《百归记》给推了。
    结果他眼睁睁地看着《百归记》沦为笑柄,作为导演,他心里自然觉得有些可惜。
    “找到编剧了。”对方笑道。
    “编剧叫林济,不知您有没有听说过?”
    胡伟一平素不爱上网,也不怎么和同行们沟通:“我倒是没听说过,他多大年纪,都写过什么剧本?”
    “林编剧今年27岁,他写过——”
    没听对方说完,胡伟一很干脆地按掉了电话。
    这不是开玩笑吗?
    《百归记》这种级别的剧,居然找了27岁的年轻编剧来写?
    他当初拍的那几部剧,哪一部的编剧不是奖项加身?别说27岁了,35、6岁的编剧都未必能驾驭《百归记》!
    实在找不到人可以不拍,非得把好好的书给毁了!
    胡伟一越想越气,他戴好眼镜,用自家那台旧电脑输入林济的名字,网上倒是有林济的简介,胡伟一先看到的是《战神返乡》。
    胡伟一:“……”
    这什么跟什么?
    “网剧质量差点倒也正常。”胡伟一嘟囔了一句,“得看看他上星剧拍得怎么样。”
    林济现在唯一的一部上星剧就是《代号11》,胡伟一是带着批判的目光去审视这部剧的,可第一集才刚刚看完,他就替《代号11》找到了好几个亮点。
    “这集不算,再看看后面。”
    胡伟一自己还没有察觉,他就已经在不知不觉中看完了整整十集,像他这种拍惯了剧的导演,一部剧究竟能不能吸引眼球,他只看几集就能辨别。
    胡伟一这时候并不清楚《代号11》是根据真人事迹改编,只觉得这部剧节奏很好,剧情逻辑也很缜密,他上网一搜,才知道娄知是真实存在的人物。
    这个时候,胡伟一有些后悔自己挂电话太快了。
    但他依然嘴硬,觉得一部剧好不好,得从头看到尾才知道,他决定把《代号11》全部看完。
    ——《代号11》的前20集已经吸引着他一直看下去了,到了最后10集,精彩的剧情让他忍不住拍案叫绝!
    这是真正的好片子啊!
    如果这个叫林济的编剧写的《百归记》有《代号11》的水准,这部剧交给他改好像也不是不行。
    胡伟一只犹豫了几秒钟,就回拨了之前打来的那个号码:“我接可以,得先把剧本给我瞧瞧。”
    他好几年没拍剧,早就手痒难耐了,只要有不错的剧本,他愿意一年到头都泡在剧组里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胡伟一没想到的是,他只是想看看剧本而已,居然等了好几个月。
    他是通过宣传部门那边和林济沟通的,前两个月林济回应还没动笔,胡伟一安慰自己,《百归记》体量太大,准备工作没做完,动笔晚是正常的。
    结果……第三个月林济还是没写,第四个月居然也一样。
    眼看着由夏入了秋,路边的树叶都黄了,胡伟一还是没看到自己想看的剧本。
    会不会是林济根本写不出来,故意蒙自己呢?
    胡伟一纠结着等到了12月,他终于按捺不住,找人要来了林济的号码,很认真地发了一条短信:“剧本什么时候开始写?”

添加书签
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