崇祯:朕就是盛世之君 - 第664章
大明的核心统治基础,是基于读书人这一主体,以相对庞大的官绅等群体为延伸,统御着更庞大的底层群体,继而构建起的一套完整统治体制。
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,大明治下各领域资源,都朝一小撮群体倾斜聚集,让多数人没了生活保障。
一旦出现灾情、战乱等催化状况,就会逐步点爆积攒的怨气,直到大明轰然倒塌。
时下崇祯皇帝所做的事情,就是在这等驳杂、混乱的秩序下,逐步进行梳理,开辟新领域分配,让大明能持续的稳定下来。
其中的难度有多大,掣肘有多深,唯有崇祯皇帝一人清楚。
这也使得崇祯皇帝的内心深处,很多时候都有些羡慕,占领辽南部分疆域的李自成。
战争终究不是主旋律,稳定才是民心所向,这一点在饱受战乱之苦的辽东,可谓得到真实的写照。
辽南,盖州城。
“崇祯小儿在京城不是创设军机处,以总揽平叛事嘛。”
李自成稳坐在帅椅上,拿着旱烟袋,环视堂内众人,朗声道:“那咱们辽东义军也要总揽军机要务,以确保在辽东复杂的局势下,针对明军和建虏两方,明确相应的军制,以确保局势的稳定。
本帅决定创设枢密院,由本帅兼领枢密使,下辖七大学士,辅佐本帅统筹全军,以更好的让辽东义军发展。
从即日起,辽东义军所辖各部大军,都要接受枢密院的调遣,一应军令调度,皆从枢密院下发。”
杨方兴、裴雄虎、李铁山等诸文武,听闻李自成所言,无不露出各异的神情,似这等事情他们先前毫不知情。
纵使颇受李自成倚重的杨方兴,对李自成所谋划的这一切,那丝毫口风都没听到,李自成所统辽东义军要谋改了。
李自成拿着旱烟袋,继续说道:“当前复州和盖州两地,悉数被我辽东义军收复,相应的募兵和分田,都在有条不紊的推进中。
不过在此期间也出现不少问题,这都是所奉军制不明所致。
先前本帅听一位高人讲过,想战胜所面临的对手,就要吸取对手的精华,摒弃掉他们的糟粕。
所以咱们辽东义军,不仅要吸取明军的精华,还要吸取建虏的精华,但是啊,他们的糟粕却不能学!”
取其精华、去其糟粕?
杨方兴神情感慨,看着侃侃而谈的李自成,心里却生出一些唏嘘,没想到自家主公还熟读圣贤书。
只是杨方兴哪里会知道。
李自成所说的高人,恰恰是他骂的最狠的崇祯皇帝。
没办法。
为增强泛辽东战略的凝聚性,真正限制住建虏扩张势头,确保大明在辽地的安稳,崇祯皇帝特意为流放辽地的李自成,谋划一整套行之有效的造反纲要。
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。
想要让大明变得安稳,那就要托住强敌,尽可能多的抢夺时间,来逐步推动大明境内的变革维新。
崇祯皇帝不是没有想过,他一手培养的李自成所部,有朝一日变成大明的敌人,那又该怎样?
但是他没有其他选择。
毕竟时间不等人。
不过在崇祯皇的眼里,李自成所部更像是谋改维新的先驱,替大明在辽地积蓄力量,来探索革新道路中,可能会遇到的问题。
李自成所部势力,就是大明的磨刀石。
如果最后真技不如人,那就怪不得别人,不过崇祯皇帝的内心深处,也有十足的信心,来面对后续所处的多样化局势。
李自成侃侃而谈道:“基于这样的前提吧,本帅决意整饬辽东义军,明确专司征伐的野战军,专司守备的驻防军。
以老营作为野战军根脉,创设前、后、左、右、中五军营,各营暂辖2万兵马,专司对外征伐事。
设权将军、副权将军、制将军、果毅将军、威武将军、都尉、掌旗、部总、哨总各级将校。
本帅亲率辽东义军中军营,裴雄虎擢前军营权将军,李铁山擢后军营权将军,柳常忠擢左军营权将军,陈大忠擢右军营权将军!”
被点名的裴雄虎、李铁山、柳常忠、陈大忠纷纷起身,向李自成表明相应态度,表示定会绝对服从枢密院调遣。
身处在这等乱世下,向来是时势造英雄,像裴雄虎、李铁山之流,过去皆是籍籍无名之辈,然在死人堆里杀出来,还能活下去,就会让他们有所改变。
对裴雄虎、李铁山他们的效忠宣言,李自成露出欣慰的笑容,麾下有这10万专司对外征伐的野战军,那他所统地盘就会很稳定。
想到这里,李自成继续道:“野战军算是明确了,那接下来要说的就是驻防军,日后我辽东义军所控地盘,要明确军政分离。
文官治民,武将镇守。
文官那套东西,本帅就不跟你们讲了,事后和杨相商榷议定,现在就说说这地方驻防军吧。”
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。
自李自成统率着辽东义军,从建虏手里夺走复州和盖州两地,愈发觉得崇祯皇帝当初跟他讲的那些,是何其英明的存在。
这也让李自成的内心深处,对崇祯皇帝愈发恐慌,觉得自己在崇祯皇帝面前,就像是被剥光了一般。
“本帅决意撤卫设府,创设复州府和盖州府,设复州防御使、盖州防御使,以统辖两地驻防军。”
添加书签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