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英公务员 - 第2560章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不错,苏联本身有沉重的压力,苏联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财政,需要用来支撑农产品补贴和农庄工人福利;百分之十五的财政,需要用来维系工厂的运营和工人福利。
    这两项加起来就已经占据了苏联财政开支的近一半,美国财政都没有这么可怕的消耗。而苏联却要背两个巨大的包袱跟美国竞争,难度可想而知。
    不过在过去的一年,苏联的工业产值超额完成了计划,扭转了多年来增长率持续下降的消沉局面。农业产值增长了百分之五,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百分之八点五。
    职工报酬出现了明显增长,各地商店货架上总是缺货的情况,得到了明显改善。
    总不能说安德罗波夫拖着病体都能做到的事情,换上被撒切尔夫人十分看好的地图头,马上就急转直下了吧?
    撒切尔夫人显然是要重拾英国的传统外交,也就是离岸平衡,于是告知了艾伦威尔逊一件事,她向地图头建议和里根见一面,可以再这一次的洛杉矶奥运会上尝试改善美国和苏联的关系,不过可惜的是,地图头还没有回应。
    “他现在只是二号人物,一号人物是契尔年科,怎么回应你?”艾伦威尔逊笑着回答道,“不过说到奥运会,那可是一个和平的盛会。”
    显然这是一个纽芬兰改善经济的好机会,每隔两年就有世界杯或者是奥运会,有这种助力难怪纽芬兰的发展是如此的光明。
    人均两万加的收入,要知道去年日本也就一万出头,瑞士也不过一万七,广场协议之后日元升值,才能和现在的纽芬兰比一比。
    洛杉矶奥运会和历史最大的不同就是没有被苏联抵制,因为之前的莫斯科奥运会也没有被抵制,纽芬兰的收入没有被大国争斗所波及到。这群现代海盗都应该感谢他这个战后第一任行政长官。
    七十年代之后苏联明显在奥运会上更高一筹,美国则占据主场优势,这注定是一场龙争虎斗。越是无法预测,纽芬兰的收入则可能会更高。
    这一次洛杉矶奥运会开启多项创新,尤伯罗斯领导这个委员会白手起家,广开财源,采取了如下主要措施:与企业集团订立资助协议;出售电视广播权和比赛门票;压缩各项开支。
    充分利用现有设施,尽量不修建体育场馆;不新盖奥林匹克村,租借加州两座大学宿舍供运动员、官员住宿;招募志愿人员为大会义务工作等。
    苏联参加对于其他国家影响也是有的,比如某大国可能第一次参加奥运会的成绩不会这么亮眼,毕竟都是一个师傅教的,破不了招啊。某大国的很多强项,其实也是苏联的体育强项。
    艾伦威尔逊就在家观看了奥运会转播,为这一和平盛会鼓掌,然后再次投入到了自己的事情当中,从八月份开始,契尔年科进入了神隐阶段,长时间没有露面,显然这比奥运会重要多了。
    撒切尔夫人在接待了地图头之后,则开始自己访华之旅,很快,关于香江众所周知也但不能多说的联合声明出炉了。选择在外交领域刷存在感是一步好棋,随着外交领域铁娘子的出现频率大大提升,罢工越发的没人关注。
    为了维持烈度,好大儿阿诺德当仁不让,制造了一起工人和警察群殴的事件,维持着罢工的热度,下一次就要开枪了。
    我在想什么时候完本。
    第1618章 平衡的价值
    “其实首相完全可以再待几天,十月一大阅兵也是不错的经历,可以作为参加的大国元首,这个女人还是拎不清。”
    艾伦威尔逊对撒切尔夫人的行程不是很满意,这是首相自己制定的,要是他制定肯定会延长到十月,怎么不得看看兵马俑?看看熊猫?
    阿诺德刚刚偷偷的在罢工和警察之间点了一把火,回家就听到自己的父亲对首相评头论足,口气当中满是恨铁不成钢,眉毛一挑接话道,“那当然,要是父亲制定计划,肯定不会这么仓促。不过有什么好看的?”
    “物以稀为贵嘛,他们不经常阅兵,苏联那是一年一次都看腻了。”艾伦威尔逊想着,自己是不是弄点录像带回来没事看看。
    八四年大阅兵也有自己独到的地方,和越南的轮战还在继续,部队的精气神和后来的阅兵完全不能比,除此之外么?那倒没什么可说的,说强五么?还是说轰六。
    其实苏联体制的国家阅兵都很厉害,民主德国阅兵式也令人震撼。放眼一看,应该说没有弱的。
    没亲临现场固然是有些惋惜,不过有爱国华侨夏洛帮忙看也好,本次阅兵是第一次展示战略导弹,随后就被到处找安全感的狗大户看到了,有句话说得好嘛,百闻不如一见,有没有都要亮出来看看,于是狗大户就开始想着,能不能从负责任的大国手中,难道可以带来安全感的武器。
    “不知道首相什么时候回来。”阿诺德直接坐下,虽然还没有进入团结的公务员大家庭,但显然已经呈现了主人翁精神。
    “访华之后是去美国,离岸平衡嘛,都得和相关国家谈谈,不知道回来是不是去一趟巴黎。我是这么建议了,主要大国都去了不去巴黎不好,不过这个女人似乎不太上心。”
    艾伦威尔逊双手一摊道,“其他首相固然是不敢对国有化企业动刀,但也没这么多让人操心的地方。”
    “还不准备把罢工平息么?这会伤害国家的经济。”帕梅拉蒙巴顿虽然早已经是世界公民,但至少是在英国长大的,对这个国家还有感情。罢工要是维持一年多,英国的经济就别想增长了。

添加书签
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