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世祖 - 汉世祖 第228节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第95章 玩阴谋
    寿春,北汉征淮大军行营,御帐。
    暖炉中,炭火熊熊燃烧,刘承祐一手烤着火,一手拿着来自金陵的密报,仔细阅读着,平静的面容间,渐渐浮现出些兴趣之色。武德使李少游以及中书舍人陶谷以及慕容延钊,安静地侍立在一旁。
    “这个宋齐丘,倒不愧南国第一谋士之名,果真有几分见识与谋略!”良久,刘承祐将书信传视几人,感慨道:“若伪唐真能如其策,贯彻落实,以应对我军,那么,朕还真要头疼了!”
    刘承祐手中的密报,来自金陵,是南唐君臣殿议的详情。为南征事宜,刘承祐的准备基本周全到了方方面面,包括消息之刺探。前后几次使节来往,再加平日派遣,武德、军情两司往金陵以及淮南诸州安插了近百名细作,专事收买、刺探其军政消息。
    南唐君臣怎么都不会想到,他们金殿之议才罢,所议内容便无有遗漏地,呈于刘承祐面前。
    几个人看了看,神色之间,都没有多少凝重之色。慕容延钊对刘承祐道:“这个宋齐丘,其策略扬长避短,固然针对我军。但战局发展,又岂尽按其考虑,我军又岂会如其意!再者,如今郭经略使已取楚,淮水下游,尽在我手。淮南诸州,可供我从容而下。纵其再是谋略无双,也不过垂死挣扎,对我军攻略进程,有所拖延罢了,无碍于大局!”
    慕容延钊的看法,可谓一针见血。点头许之,刘承祐道:“还得再诏令郭荣、赵匡胤,稳守山阳,以固战果,以免为高邮的姚凤军所趁!”
    事实上,楚州的攻取,对于南唐是惊吓,对于刘承祐这边而言,也称得上惊喜。原本,刘承祐的郭荣的期待,也只是来年开春之后,再图进取。
    却没想到,郭荣与赵匡胤二人联手,反其道而行,出其不意,趁冬进军,两百里绕袭,一举破了山阳。让本该陷入僵持的淮南战局,一下子明朗了起来。就如慕容延钊所说,淮南诸州,可从容而取。
    “不过,伪唐的战争潜力,仍旧可观。连损兵马,短时间内,犹能动员十万之师,以抗我军!如此实力,着实让人眼馋呐!”刘承祐说道:“此天与我之,如不取之,恐遭天谴呀!”
    “伪唐空有其众,然战力低微,又有何惧?”陶谷站出来,说道。
    刘承祐轻轻地点了下头,自语道:“我们得琢磨琢磨,如何将伪唐这十万人吃掉!如其再损之,那其再无手段,阻我大军!”
    迎着刘承祐的目光,慕容延钊道:“臣有两则建议!一者,从前议,行围城打援之策,以寿春为饵,继续诱伪唐军队北援。不过,在下蔡之战后,唐军定然不会再那般无备,会加以小心,并且,如今濠、楚二州已陷于我朝,泗州也是嘴边之肉。唐军不一定敢继续投入大军,前来寿春支援!”
    “有道理!”对于慕容延钊的考虑,刘承祐表示认可,再问:“另外一则呢?”
    “集中力量,先行将寿州、泗州攻破,扫平我后方障碍,使我军南下深入沿江之地无后顾之忧!”慕容延钊走到舆图前,手指在庐州,认真地道:“合肥!我大兵进合肥,威胁沿江地区,伪唐绝对不可能无动于衷。再以合肥为饵,诱其援军!”
    顿了顿,慕容延钊道:“不过,倘若此,我军的战线,将大大拉长,辎需的压力将增大,且淮南水军之患,又当摆在我军面前!”
    “这并非什么大问题!”稍微琢磨了下,刘承祐以一种自信的语气道:“淮南之难攻,唯淮水之防耳!伪唐淮水既失,偌大的江北淮南之地,还不任我大汉铁骑纵横?”
    “陛下豪情,臣佩服!”慕容延钊微微一笑,道。
    难得听慕容延钊的恭维之辞,刘承祐不由一乐。
    又拿起金陵密报,看了看,眉凝起,刘承祐朝侍候在殿中的李昉吩咐道:“李昉,拟诏发往永兴军宋延渥,凤翔军赵晖,彰义军史匡懿,让他们严加戒备,以防蜀军!还记得国兴之年,他们就是冬季进兵的,不得不防!”
    “是!”李昉应命,立刻忙活起来。
    见状,陶谷则问道:“陛下,定难军与契丹那边,也当加以防备啊!”
    “呵呵!”刘承祐笑声很冷:“朕离京前,已有布置。对于夏州这些年的小动作,朕已经忍很久了,此倒也要看看,他李彝殷这回敢不敢趁机作乱!”
    “契丹那边,是否再派使节联络一番,以求稳敌?”陶谷又问。
    刘承祐则更加淡定了,道:“契丹如何,非我朝能控制,我们只能把自己做好,巩固防备!和议不过月余,便主动遣使,显得心虚了!”
    “天下大势,尽在陛下心胸,如有成竹!大汉功业,岂能不成!”闻言,陶谷立刻眉开眼笑地赞道。
    没有理会陶谷的“舔舐”,刘承祐语气冷淡道:“不过,伪唐想要在我朝背后搞事,朕又岂能让其好过!传令湖南,让澧、朗之兵,拖延唐军撤离,告诉那王逵与周行逢,朕不需要他们与唐军死战,只需纠缠、袭扰!另,他们若攻下伪唐州县,朕全部赏给他们!”
    “王、周之辈,定可为利益所驱动,为陛下所用啊!”
    “继续联络高保融与钱弘俶,让他们出兵伐唐!尤其是钱弘俶,作为朕的亲家,他吴越也该出点力!”
    “是!”
    “武德司此次,做得不错,这份消息情报,很有价值!”言罢,刘承祐偏头,朝李少游赞道,肯定武德司的工作。
    李少游顿时面露喜色,唇上的胡须都一跳一跳的,有好一段时间,他没有受到这皇帝表弟的夸奖了。南征这等大事,此番是李少游力压王景崇,方才取得伴驾从征的机会。
    在东京安逸了数年,执掌武德司,也体验了一把高位重权。李少游这是难得的,又有了上进心,觉得不能再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,而刘承祐也给了他这个机会,从征以来,江淮消息的刺探,及时到位。对此,刘承祐还是满意的。
    “陛下,伪唐主李璟的二子暴病而亡。李璟悲伤过度,竟至昏厥。他已命皇太弟李景遂监国,又以宋齐丘、冯延巳等人辅助军政,自居唐宫,料理后事!”李少游又道,语气中尽是幸灾乐祸。
    “哦?”刘承祐闻讯,不禁有些意外,随即哂道:“当江山兴亡、社稷浮沉之际,这李璟竟因私而避国家大事,这样的对手,实在是,令人欢喜啊!”
    陶谷则道:“臣观伪唐主,虽谈不上暴虐之君,但秉性庸懦,有此举动,固然令人咋舌,却也不需过于惊奇!”
    看陶谷的样子,对于李璟,甚鄙之。
    “陛下,另有一事,需要注意!”李少游又道:“伪唐皇太弟李景遂,性格恬淡,无权争欲望,虽监国,实则不甚理事!军政大权,尽委宋齐丘等大臣操持……”李少游补充道。
    刘承祐敏锐地察觉到了其中的问题,面色稍阴道:“若真如此,宋齐丘主伪唐国事,军政之令出其手,那么,对于我军攻伐,倒是一个阻碍!”
    “你两使金陵,对那宋齐丘,可有了解?”刘承祐看着陶谷。
    陶谷很诚实地摇了摇头,但想了想,老脸上露出一抹阴险的笑容:“陛下,臣与那宋齐丘素未谋面,但在金陵,也了解到,此公在伪唐,名望颇高,势力庞大。伪唐党争,其为一党魁首!几年前的政争,被李璟借故谪放洪州!”
    “此番,若非我朝于淮南大动兵,宋齐丘还不会被召还金陵……”
    听其言,刘承祐两眼也亮了,嘴角绽放开类似的笑容,眼神一闪,手指着李少游道:“伪唐得此鼎国之臣,擎天之才,朕怎么能不恭贺一番!去,派人在金陵替这宋公好好宣传一番,替其大造声势,无宋公何以存伪唐。朕南征,不惧他人,唯虑宋公,恨不能与之共事!”
    第96章 寿春城内
    随着连日的阴雨,再加北方一阵严重的寒潮来袭,宣告着淮南最寒冷的时节到来,淮水流域诸多河段,开始结冰,虽则冰层大多浅薄,但也严重地影响了北汉大军粮秣转运及军事调动。自秋末以来,淮水之上,舟船往来不绝的盛况,终于告止。
    因气候之故,刘承祐干脆下了诏令,着征淮各军,各守其寨,各据其城,巩固战果,休养士卒,积蓄力量,以便天气转好,再兴攻伐。
    所幸,在寒潮来袭之前,淮南行营乃至诸军营前,北汉已经囤积了海量的军需用品,粮食、被服、兵仗、甲械,可供征战淮大军半载之用。代价便是,淮北所蓄钱粮,消耗一空,东京及近畿国库所屯,转运泰半。
    可以说,征淮大业进展到这个程度,北汉已然施展全力,战车之发,没有停下来的理由,也没有失败的道理。而就战况的发展来看,前景还算可观。
    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,刘承祐不用似原历史周世宗,需要长达数年的三度攻伐。
    刘承祐对于征淮的准备,实在太过充分了,用苦心孤诣都不足形容。不提前番几度纵横惑敌之策略,禁军的整饬,水军的编练,江淮军备的刺探,地理交通的调查,粮秣军需的筹措,再加一次大规模灭佛,让北汉朝廷再添一笔雄厚的战争军费。
    而开战以来的战局发展,则更是顺风顺水,不说其他大小战事,下蔡、涡口两次大捷,给南唐军事实力造成重创。而更具战略意义,奠定胜局面,将北汉的优势转变为胜势的则是,濠、楚二州的拿下,一举打破南唐的淮水防线。
    原历史,郭荣征淮,同样兵围困寿春,但以刘仁赡治兵有方,固守寿春,并且濠、泗之淮防要地一直被唐军掌控在手,唐军舟船驰骋,周军又无水军,侧翼始终不得安宁。
    寿春难下,周军始终不敢放开手脚,攻略其他州县。直到改变战法,围点打援,周军于淮南腹地纵横驰骋,取得了不少战果,并且直接成全了赵匡胤的威名。
    并且,一旦周军力竭,北撤休整,唐军便趁势收复失地,使得周军的战果,长期难以得到巩固。一直到郭荣在汴梁打造了一支堪用的水师,再加紫金山之战后,围城一载的寿州告破,周军方才得以如秋风扫叶一般,真正席卷淮南,南唐州县望风披靡,降者无数。
    而前后三载的拉锯鏖战,导致淮南遭受了严重的破坏,士民苦于兵燹,再加周军“因粮于敌”的暴力政策,再催生民乱,更损民气。
    事实上,郭荣之侵淮南,之所以迁延日久,也未尝没有周军作恶太多的缘故在其中,至少在中前期,周卒之掠杀,兼淮南民夫之大举征发,可谓暴戾。当然,战争期间,无分黑白对错,只看利益成败。
    即便如此,战争结束,后周仍旧拓地千里,占得百万户民,稍作消化,国力激增,国势大涨。
    而于刘承祐来说,他已经规避了后周伐唐大部分的不足,充足的准备弥补了各个缺陷。并且淮水防线的拿下,使得寿州的战略地位直线下降,粮道已断的情况下,除了点政治意义,何敬洙等人坚守寿春的军事意义已然不大。
    在这样的情况下,守军即便想撤,也无通途,只能死守待援。至于能守多久,就看唐军将帅对南唐朝廷的忠诚以及城中军心士气。然而,孤城一座,败兵盈城,寿春的防御又能撑多久。
    是故,此时的寿春城,并不难下。
    至于屯于合肥的许文稹军,谈不上近在咫尺,勉强算在卧榻之侧,遥相威胁。彼不动,可暂置于不顾,其若动,刘承祐欢迎他来。
    以天气之故,淮阴一线州郡,汉、唐交兵一线,汉军刀未收鞘,箭未回囊,但暂时停下了进攻的脚步,士卒得以休息。毕竟汉军劳师远征,北进折而南下,又在异乡水土,再加连番的作战,转移,到再围寿春,不说强弩之末,也是师老兵疲,确实需要休整。
    于寿春的守军而言,也同样得到了喘息的机会,虽然自开战以来,并没有经历过于激烈的城防交战,但如今汉军的战法,就是给人一种脖子被扼住,喘不过气来的感觉。
    寿春城高三丈有余,凛冽寒风,呜呜作响,猛烈肆虐,唐旗飘摇不定,不少的唐卒,瑟缩于翁城间。没有做好冬季作战的充分准备,也没料到汉军围城之心这般坚决,再加收拢了大量溃败之卒,使得寿春城内,作战物资奇缺,尤其是御寒物资。
    戍城的士卒稍微好些,物资优先供应,尚得暖衣,但饱受风寒之侵袭,却也难熬。而城厢、营房之内的唐军,近半的士卒,只能挨饿冻。也就是城中军粮尚足支撑,否则军心早就涣散了。
    为应对过冬,何敬洙在寿春城内,已然采取的果断措施,从城中士民家中,征集物资,以补军需,城内林木,能伐者尽伐之,用以生火取暖,林尽则要拆房了……
    总之,一切以供应守军将士为先,极其扰民,大伤民心。到这个地步,这何老将军已然顾不上那许多了。在寿州父母官的身份之前,何敬洙首先是名将军,将军只考虑打仗,守城。
    而作为一个经历过唐末三代战乱的老将,一个武夫,最基本的素质,便是心硬起来的时候,足够狠。
    节度衙门前,何敬洙巡视城防归来,看着站在阶下的数十人,吵吵嚷嚷。这群人成分很复杂,有下层官吏,望族士人,有商贾富户及百工之人。这些人基能代表寿春各阶级士民,聚集在这儿,是为了向何敬洙请命。
    “城危之际,尔等不安居家中,以避祸乱,何以聚于节度衙前,喧嚣生事?”走上前去,何敬洙就是一番疾言厉色的质问。
    站出来回应的,是一名老者,脸上沟壑很深,看年纪不比何敬洙差多少。只见其仰头直视何敬洙,反问道:“灾祸已临门,使君让我士民,何处容存?”
    “危言耸听,夸大其辞!”何敬洙斥道:“敌兵寇城,寿春危如累卵,阖城军民,当戮力同心,以拒仇敌。军需不足,所以征用,尔等若因将令,而心生不满,聚众生事,休怪本帅军法无情。”
    听其言,那老者银须一抖,激动道:“北汉入寇,兵围寿春,城中士民踊跃出前,出粮,出人,以助使君御敌。使君曾言,抵御汉军,是为卫护乡梓,而今汉军尚未破城,使君军令已侵害百姓,使君言行不一,军政令恶,有何颜面,面对寿春生民?”
    “大胆老儿,竟敢对节帅无礼,不知死乎?”何敬洙还没反应,他的牙将站了出来,满脸怒容,甚至忍不住拔出了一截刀。
    何敬洙脸上虽则也直泛冷,但抬手止住牙将,朝老者拱了拱手,苍老的声音透着坚决,道:“我知为抵御汉军,诸位贤达牺牲许多,心有怨气,也可理解。但是,在下奉朝廷之令,守备寿州,一切当以军争为先。而国难之至,事关危亡,如若城破,只怕鸡犬难留,冀望诸位能够与将士共度时艰,克服危难,在下于此拜谢了!”
    何敬洙这番说辞,当然无法服众,但他已无意再听其聒噪,好言好语后,即厉色道:“尔等违背本帅禁令,于帅府之前,聚众生事,狂言造次,此次暂且赦过。但如有下次,就莫怪本帅无情了!”
    何敬洙这满口威胁之言,顿时惹了众怒,欲与之争辩,但言语再是犀利,岂能敌得过刀兵之尖锐。何敬洙即命人将之驱散,强硬无比。
    待一干人众,被“劝退”之后,矗立在寒风中,何敬洙的表情,就如这冬风一般阴冷。
    “今日负责禁街的军校是谁?”何敬洙先问了句,然后果断道:“立刻拿他,枭首示众!”
    “还有,方才那几名官府职吏,下狱问罪。在其位,不谋其政,反参与之惑乱人心之事,其罪当诛!”
    “另外,再传本帅令,征集军需,不是烧杀抢掠,再有犯纪者,绝不轻饶,唯有执行军法一途,万望三军谨之!”
    “是!”跟在何敬洙身边的将吏见他这杀气腾腾的样子,不敢怠慢,赶忙应命而去。
    一连三令,都是杀气凛然。
    第97章 宣慰司将提上日程
    相较于寿春城内的矛盾冲突渐起,压抑失望气氛渐深,从而催发出失败的情绪。城外的北汉将士,同样苦于淮南冬寒,毕竟营垒扎得再密集牢固,在遮风避寒上面,还是弱于城郭之效。
    不过,比起缺衣少料、准备不足的唐军,汉军将士,要“舒适”得多。汉军大营中所囤积的大量御寒物资,足以供应寿春前线的汉军过冬,冬季被服,早在入冬之前,便已分发至各军。
    鸭绒、兽皮等高级货色,寻常士卒用不上,但麻衣草絮,还是足备的。至于什长以上的军官,则被赐予羊毛内褥,如此厚待军士,刘承祐也是下了血本。而在大营中,煤炭、木炭等取暖资源,则更是不缺了,寿春以北的八公山,其间山木,更是已被汉军役夫砍伐十万株,以充军用。
    冬至日时,刘承祐还降下恩诏,让全军将士,包括仍效力于军前的民夫,每人赏一碗饺子,猪肉馅儿的,为此,营前一次性宰了50头猪。
    全营士卒伺候好了,是故军心一直保持着稳定。而在这个过程中,天子刘承祐的威望更盛,上下都在宣扬皇帝陛下的恩德。各营的宣慰使,也趁着休战的这段时间,在军中不遗余力地颂圣,宣传忠君爱国的思想。
    几年下来,宣慰使这个职位,在大汉禁军中已然扎下了根,基本上,每千军,便配有正副两名宣慰使。他们平日里,除了协助军使,分担一些文吏工作,便是轮番宣扬、解释天子威严,大汉军策。
    有鉴于此,刘承祐已然存着,将诸宣慰使整合出来,独成一宣慰司,如武德司一般,直属皇帝。不只是军中,还将扩散到政务系统,天下道府州县,何处不需要宣扬他大汉天子恩泽与威严。
    不过,宣慰使的人选,还得再多找些舍得下面皮的读书人,毕竟他们要做的,便是无下限,反复“跪舔”皇帝。这样的人,并不难找,在品行上或多难以值得称赞,但足用。
    <div style="text-align:center;">
    <script>read_xia();</script>

添加书签
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