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唐峥嵘 - 第19节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其实李善对此不太在乎,想赚银子,多的是手段,但总要找个理由登门……不好显得太过刻意。
    “对了,德谋兄那边妥了?”
    “早就送来了。”王仁表啧啧道:“连累的德谋兄都被训斥……德谋兄到了,让他说吧。”
    “德谋兄,昭德兄。”李善行礼笑道:“多亏德谋兄襄助。”
    “那么好的百炼精铁,不拿去打制槊头、陌刀,却打制炊具。”李昭德嚷嚷道:“七兄这次被三兄、六兄训的……”
    李昭德看似是在为李楷抱打不平,但脸上笑嘻嘻的,显然是在幸灾乐祸。
    这是李楷第二次和李善的会面,拱手苦笑道:“若非孝卿言,在下还真不愿用那等精铁。”
    王仁表将众人引入正堂,李昭德大声说:“孝卿兄说是为了给王仁祐那厮添堵,这等好事自然不能错过。”
    李善在外面交代了几句,笑着跟进正堂,“孝卿兄性情宽宏,但上次在下也言,以德报怨,何以报德?”
    “虽然不至于针锋相对,但也给对方个小小教训,聊胜于无,权为博众一笑。”
    “李兄倒是好脾气。”李楷微微点头,“闹大了不好收场。”
    李昭德哼了声,“太原王氏,太原王氏!”
    一旁的王仁表神色微变,却也没说什么。
    五姓七家,在天下广有名望,但在唐初,太原王氏基本上被排除在中枢之外,往往只能在地方任职,王仁表的父亲王裕出任随州主管已经是一等一的了,这还主要是靠尚同安长公主的缘故。
    “对了,七兄,听说圣人急召秦王回京?”
    李楷叹了口气,“的确如此,昨日圣人命齐王主持河北战事。”
    果然是齐王李元吉总理河北……李善微微低头,将李世民召回京闲置,推出李元吉,东宫肯定出了不少力,或许李建成和李元吉是有默契的。
    王仁表摇头道:“秦王英武,舞象之年即突袭魏刀儿,弱冠之年破薛家父子,而齐王……”
    李楷、李昭德齐齐称是,前者为人谨慎,后者是个大嘴巴,向李善唠叨了好久。
    武德二年,李元吉镇守并州,胡作非为,刘武周率军进击,李元吉居然带着妻妾,丢下军队逃回长安……李唐的大本营太原都丢了。
    李善刻意问:“听闻去岁秦王击夏,使齐王困洛阳?”
    “实则屈突通领军。”李昭德解释道:“当日父亲亦在……”
    “十二弟。”李楷突然开口打断。
    李善身子微微前倾,“在下失礼多嘴,还请德谋兄见谅。”
    李楷轻叹道:“朝中大事,我等小辈,还是不谈的好。”
    “正是如此。”王仁表笑着看向门口,“李兄言民以食为天,搬运炊具,又询李家酒楼,想必是有新奇物?”
    “三位均是世家子弟,正要借你们舌头一试。”李善大笑着让随从将餐桌、菜肴拿进来。
    其实没什么新鲜的,只是普通的炒菜而已,只不过唐朝还没有铁锅,炊具大都是陶制品,所以还没有开发出炒菜这个技能。
    唐初的菜肴,要么是煮,要么是蒸,烧烤、脍,吃惯了炒菜的李善实在有点受不了,倒是在城外找了个铁匠打了口锅,也不知道是铁质问题还是手艺问题,很不顺手,这才让王仁表帮忙用精铁打制了两口铁锅。
    一盘韭菜炒干丝,一盘白菜烩豆腐,一盘豆腐结烧羊肉,一盘卤豆腐干,中间放了个陶罐。
    “好香!”李昭德探头看了眼陶罐,“不是鸡汤吗?”
    王仁表也看了眼,疑惑问:“这黄色的是……”
    “琼瑶纱。”李善笑眯眯的说:“他不是使下人窃秘方吗?这次还能窃去就服他了。”
    李昭德拿起筷箸夹起长长的一条,试着放进嘴,赞道:“香滑润口,好味道!”
    其实就是豆腐油,也叫油皮,豆浆在点卤前以一定的火候煮开却不沸腾,然后用长筷挑起制作的,在这个连豆浆都没有问世的时代,想自己研发出来……李善觉得可能性不大,别看说起来简单,自己当年是爷爷手把手教,都花了好长时间才勉强做得到。
    李楷尝了尝那盘韭菜炒干丝,若有所思道:“记得《齐民要术》中有载,置油,韭菜并鸡子,味美。”
    李善愣了下,久闻《齐民要术》大名,没想到还记载了韭菜炒鸡蛋啊。
    “未用鸡子,用的是琼瑶丝。”李善避而不答,又指着卤豆腐干,“这是琼瑶方。”
    唐朝的餐饮业……相对来说比较单调,李善看向王仁表,“东山寺每日送至东市,李家酒楼用之。”
    王仁表点点头,“足够了,如此技艺,加上琼瑶制品,理应获利颇丰,这都是岭南技艺?”
    李楷和李昭德都是一愣,这个地名足以让他们联想起很多……毕竟岭南一直是坐罪流放的主要地点。
    李善倒是无所谓,向李楷笑了笑,“雕虫小技,只是为孝卿兄略为反击,不使人得寸进尺罢了。”
    “那日已得孝卿告知,足下高义。”李楷叹道:“其实此事和足下无关,而足下不以此敛财,悉数托出,的确有古义之风。”
    李善坦然一笑,“只是与孝卿兄同病相怜而已。”
    如果要交好面前这位,自己的身世是瞒不住的,也不能隐瞒的。
    一定要交好,李善心想,自己已经和杜如晦有过节,而面前这位的父亲是秦王府的统军,又是李靖的弟弟,还是李世民的连襟!
    第二十九章 挖坑(下)
    同病相怜这个词一说出口,即使是李昭德也不敢追问了,这是非常失礼的行为。
    王仁表是被嫡母扫地出门,难道这位也是?
    李楷暗暗猜测,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,不动声色将话题扯开,笑着说:“十二弟,前日听说六叔可能外放河北?”
    李昭德无精打采的垂下头,点头道:“齐王主持河北诸事,好些州县出缺,其实父亲不愿离京。”
    王仁表瞥了眼李善,猜测他知不知道李楷、李昭德的身份。
    李善端起酒盏慢慢饮着,今日的酒水是李昭德带来的,大名鼎鼎的三勒浆,有点甜,味道也有点古怪,李善不太喜欢。
    “六叔出仕时日尚短……”李楷随口道:“若是外放,还不如留京。”
    王仁表也点头赞同,“如今外放,一洲主管难当,县令之职,也委屈令尊了。”
    李善心里一动,这是个机会,不过要显得自然一点,还好之前就和王仁表打过招呼。
    耐心的等了会儿,等李楷、李昭德将话题转来转去,转了一大圈后,李善拱手道:“德谋兄,尚有一事相求。”
    李楷微眯双眼,笑道:“客气了,李兄之名,多有人知,日后必身居庙堂。”
    世家大族是有资格举荐外姓人出仕的,但举荐的一定是德高望重,有真才实学者,李楷这是怕李善攀爬上来。
    “还请德谋兄、昭德勿要扬名。”
    李楷呃了声,看向王仁表。
    王仁表转头解释道:“实在有难言之隐,适才李兄也说了,与王某同病相怜。”
    李楷有点羞愧,自己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,赶紧说:“外人并不知晓,只是因为杜克明之事,在秦王府中流传,十八学士中掌谱牒的李守素向我兄弟二人父辈相询而已。”
    李昭德也爽快的应下,又说:“李兄去岁牛刀小试,东山寺一事令多少人惊诧莫名。”
    “那时我还没回乡,听说东山寺是第一家查验的寺庙……据说被乡人所占?”
    “至今内情不透,李兄可愿解惑?”
    看李善为难的模样,王仁表也催促道:“几次相询,李兄总含糊带过,今日必要言明!”
    “总不能只是两三本经书就能让杜克明无功而返吧?”
    李楷笑呵呵的看着这一幕,补充道:“听闻十大德使年青一代的高僧查验,此人虽然年轻,却是佛门翘楚。”
    “玄奘法师……”李善挠了挠鼻子,“如今当是禅师,但不出三载,必是法师。”
    佛门中,法师这个称呼是不能随随便便谁都能用的,往往是对佛学高深者或鸠摩罗什、玄奘等对翻译经藏有卓然贡献者的尊称。
    听李善详细解释了一遍,三人恍然大悟,李昭德笑得在榻上打滚,李楷和王仁表相视苦笑摇头。
    “难怪杜克明被气得……闭口禅?”
    “难怪玄奘禅师肯为东山寺开脱。”
    “的确,若玄奘禅师渡海而去,三载后携真经归来,必为法师。”
    李善摇头道:“只是一试而已,运气不错。”
    “的确凑巧,若不是玄奘禅师,未必能起效。”
    王仁表看了眼李楷,慢吞吞的说:“只怕未必是凑巧,玄奘禅师得十大德举荐查验寺庙,虽未流传开,但也非绝密之事。”
    李楷打量了下李善,这句话的意思是,李善很可能提前知道是玄奘查验,通过搜索各种信息,最终才采取了最可能成功的策略。
    李楷不禁又想起父亲李客师的评价,“此子心思颇深。”
    “在下亦知,使东山寺免于裁撤,必招致贵人不悦。”李善叹道:“但在下借住东山寺,僧人苦苦哀求……”
    王仁表两眼一翻,他可是去过东山寺、朱家沟好些次的……你称呼那些村民都是八伯、七叔、六婶,会是僧人苦苦哀求?
    “不过在下亦不悔。”李善正襟危坐,轻声道:“数日之前,邻村传来消息,长安令所率三千府兵立下大功,但伤亡颇重,邻村几乎家家挂白。”
    顿了顿,李善补充道:“东山寺若被裁撤,朱家沟力提府兵至少百人,但关中府兵向来农时耕作,闲时操练,备有铠甲、兵器,而朱家沟村民受寺庙庇护,从未操练,上得战场,必然伤亡惨重。”
    “在下受东山寺、朱家沟收留之恩,不愿目睹如此惨状……”
    “长安令……王绪。”李楷轻轻拍案,“原来王绪麾下府兵都是寺庙裁撤补充的府兵,难怪了!”
    “七兄这是何意?”
    “上得战场,都难以列阵。”李楷苦笑道:“列人之战,一触即溃,还好秦王府秦琼率骑兵设伏,才击退贼军。”
    “后洛水大战,秦王让王绪率麾下挖掘筑坝截断河水,后放水击溃刘黑闼军阵,半渡而击之,但刘黑闼尚未过河的余部……王绪麾下府兵再次一触即溃,战死颇多。”
    王仁表啧啧道:“若不是李兄设谋,朱家沟必然也是家家挂白。”
    “李兄担得起仁义二字。”李楷赞道:“贵人若知,必不至于相责。”
    王仁表咳嗽两声,“此事还是隐下来的好,勿要外泄。”
    李善向王仁表投去感激的目光,自己这个名字若是被李世民这等人物……不管是赞还是贬,说不定就会传到李德武耳中了。
    “说起来还不知道将来如何。”李善脸上满是愁容,“东山寺免于裁撤后,没几日秦王就出征河北,长安令随之出征,据说对东山寺、朱角沟之事耿耿于怀。”
    “河北战事即将停歇,长安令回了长安……”
    “只怕东山寺、朱家沟还有麻烦。”
    王仁表琢磨了下,疑惑道:“不止于此吧?”

添加书签
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