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明: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- 第1125节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赵老头拄着拐杖走下了马车,身后还跟着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。
    “你说什么?九旬,你爹他说什么?”
    年过花甲的赵老头手有些颤抖,一时之间不敢相信。
    赵九旬抓着爷爷的手,大声喊道:“爷爷,父亲说鞑靼灭了!”
    “鞑靼灭了?”
    赵老头口中重复着。
    赵量站在父亲一旁,指着奔走相告的人群,喊道:“鞑靼灭了,朝廷赢了,大明赢了!”
    赵老头原本涣散的目光,浑浊的双目,在这一刻变得有神起来,向前走了一步,摘下孙子搀扶的手,张口牙齿不多的嘴,仰头看天:“现在,让我一个人站着,我不用靠你们也能站稳。”
    “爷爷。”
    赵九旬不安地看着,在那张沧桑的脸上,挂出了泪珠,倔强地抓住苍白的胡须,总也不想坠落。
    当第一滴泪水滴落时,已是成串的泪。
    “父亲。”
    赵量低沉着声音。
    赵老头没有擦去眼泪,只是仰头看着蔚蓝的天空,哽咽地说:“终于结束了,终于结束了!芷啊,你听到没有,鞑靼灭了,欺负我们的鞑靼灭了!你可以安息了!”
    赵量心头一震。
    父亲多少年没有提到过母亲了,以为他已习惯了隐藏,习惯了忘记,可不成想,父亲对母亲的思念是如此炙热,如此猛烈。
    当年的仇,是家仇。
    当年的恨,是国恨!
    如今大明已经不再是任由他人欺负的大明,如今的大明也不是谁都能蹂躏的了!
    赵老头转过身,面向南方,猛地跪了下来,苍苍的头猛地叩下,四方帽滚落出去。
    “父亲!”
    “爷爷!”
    赵量、赵九旬连忙跪下,一左一右搀扶。
    赵老头直起腰,肃然道:“皇上万岁,大明万岁!”
    “万岁!”
    赵量明白了,父亲是在感念皇恩,感念朝廷,跟着谢恩。
    赵九旬虽然年纪小,但已是识了许多字,训导讲述过征沙漠的困难,讲述过那些为征沙漠而牺牲的英烈,包括无数没有留下名字的英烈!
    大明为了这一日,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太大太大,牺牲的人是太多太多!
    一代代人前仆后继,一代代人用刀兵用血肉拼杀!
    今日之和平,是英烈用血换来的!
    今日之大地,是英烈用骨铸造的!
    今日之万民,是英烈用魂魄守护的!
    大明王朝,风风雨雨数十年,终有了今日,覆强敌,安边塞!
    如此辉煌的成果,是大明将士杀出来的,是大明百姓合力支持出来的,是大明皇帝勤勉为政、日理万机、锐意革制换过来的!
    “孩子,大同的英烈碑在哪里?”
    赵老头起身。
    去英烈碑,去将这个大好的消息告诉牺牲的英烈!
    英烈碑,英烈广场,每一座城都有。
    因为每一座城里,都有为朝廷,为国家,为江山社稷做出过牺牲,做出过不计私利贡献的英烈!
    他们抛头颅洒热血,他们英魂永存!
    当万民瞻仰!
    “父亲,刚过去的送捷报的军士一定路过了英烈广场,你看,百姓都在往那里走,想来那里便是了。”
    赵量红着眼。
    送捷报的骑兵如同飞驰的箭,穿大同而过,奔跑在平坦的混凝土道路之上,疾驰的马蹄声清脆。而在骑兵走过之后,如同洪流一般的消息开始扩散开来。
    百姓到处奔跑,锣鼓喧天!
    不少商人打出了五折庆贺大捷的卖点,一些酒楼更是喊出了今日喝醉,酒水免费的口号,就连红楼上的老鸨,也默默关了门,赶走了客人,都什么时候了还玩,这是国之大庆,是民之大庆之事,当上街庆贺!
    北平。
    姚广孝站在高大的城墙之上,眺望着南方,身后是寒风,带起衣角。
    陈珪缓缓走了过来,对姚广孝道:“朝廷发来文书,是太子所写,询问工程进度,以确定迁都日期。”
    姚广孝收回目光,侧过身看向陈珪:“张侍郎如何了?”
    陈珪安抚道:“放心吧,医官看过,说只是天气骤冷,得了风寒,不妨事。他提议迁都之事定在明年秋里。”
    姚广孝抬起手,盘动佛珠:“明年秋,虽说有些晚,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时间。酷暑刚过,寒冬未至,无论朝廷还是百官,都有时间布置家宅之事。眼下城墙修筑过半,再有六个月便可全面完工,留下一个月抵消可能出现的延迟,也不过七个月,时间刚刚好。”
    陈珪见姚广孝如此说,便点头道:“那我这就回去拟写文书,提议十二年秋日迁都。”
    姚广孝与陈珪同行,压低声音说:“这次迁都事并非由皇上牵头,而是由东宫太子牵头,你如何看?”
    陈珪嘴角含笑:“自两次宫廷之乱后,皇上虽没有将诸多国事完全交付东宫,可让其牵头与负责迁都如此庞大事宜,显然是有意锻炼东宫。”
    姚广孝凝眸:“为何?”
    “什么为何?”
    陈珪有些疑惑。
    姚广孝止住脚步,严肃地看着陈珪:“东宫年幼,陛下春秋鼎盛。”
    陈珪心头一震。
    姚广孝的话,似有深意。
    陈珪仔细想了想,发现这事确实有些不对劲。
    因为朱允炆时不时出行,朱文奎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出现在众人面前,甚至数次监国,还曾代朱允炆北巡,在北平停留了一段时日。
    与朱文奎打过交道的陈珪突然发现,自己似乎被朱文奎表现出来的过人的成熟与稳重给骗了,忘记了他还没有成年,甚至距离弱冠还五六年之久。
    虽说太祖时期,对懿文太子的教导也是从小时开始,但懿文太子真正接触政务,那是在十八九岁之后,成年礼之后才逐渐委以重任。
    朱允炆对朱文奎委以重任的时间实在是太早了一些。
    这个早,早得令人有些不安。
    陈珪看着姚广孝,担忧地说:“你该不会是想说,皇上身体不好了吧?”
    姚广孝微微摇了摇头,目光深邃:“这倒未必,只是感觉皇上锻炼太子有些急切了。”
    陈珪刚想说话,城门洞外便传来了喧哗声,随后便听到不少民工吵闹起来,还以为出了什么变故,两人急匆匆下了城墙,刚至城门洞,就听到有人喊:
    “忽兰忽失温大捷!”
    “鞑靼覆灭!”
    陈珪顿时放松下来,脸上浮现出笑意,看向姚广孝:“如你所料,燕王这一次当真覆灭了鞑靼!”
    姚广孝颔首,收起佛珠:“不是如我所料,而是如皇上所料。这一次举世攻明,看似是危局,可打下来,却成了大明频传捷报。朝廷为了应对这次危机,动员了所有能动员的民力与物力,凭借着出色的火器,勇猛的军士,睿智的将领,想不赢都难。”
    陈珪放声大笑,心情舒畅:“赢下来容易,可覆灭鞑靼不太容易。燕王能做到这一步,不愧是大明第一战神!数十年强敌,终在今日灰飞烟灭,当大庆!”
    “理当如此!”
    姚广孝赞同。
    于是,经姚广孝、陈珪、张思恭同意,北平营造暂停三日,全民大庆。
    鞑靼覆灭的捷报如冲天而起的大鹏,在大明掀起欢悦的狂风,席卷过州府,深入至县城,乡里,哪怕是偏一些的山中,原是消息闭塞之地,竟也传开……
    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 今时不同往日
    瀚海。
    一个农夫坐在帐篷里,伸手烤着火,看着晃动的火光,农夫脸色越发阴沉。
    其他人已是沉睡,鼾声不断。
    农夫添了一根柴,深深地叹了一口气。
    朱棣竟然消灭了鞑靼,完完全全的消灭了鞑靼主力!
    棋手,一切如你所料!
    只是朱棣啊朱棣,你不应该灭了鞑靼,不应该啊!
    难道你不知道,只有鞑靼还在,你燕王才能安稳?
    良弓藏,走狗烹的道理你是知道的,你爹在你面前使用过这一招,对付了几乎所有开国功臣,为的是什么,是消除一切威胁皇权的存在!
    可朱棣你竟然消灭了鞑靼!
    这是真正的取死之道,功高震主这种事,任何皇帝都不会容忍!
    朱允炆已经被朱桂背叛过,又被亲兄弟朱允熥背叛,他还会相信你燕王,会相信一个在军队之中有巨大威望的藩王之首吗?
    你活着,是朱允炆的威胁,只有你死,朱允炆才会放心。
    那,朱棣,你有没有做好准备,在回师途中,接手古今令,成为第三代古今,来争夺属于你的皇位?
    当年韩信不听劝,死得凄惨。
    韩信不姓刘,可你朱棣姓朱!
    这是你的机会,你有威望,有你人手,你也有机会,你的机会就在北平!
    不用去南京了,直接占领北平,那里有现成的宫殿,有现成的衙署,有一切你需要的东西,只要到了北平,一切都有!
    朱允炆不需要再筹划什么迁都,这将由你朱棣来完成,这个地方你一定喜欢吧,毕竟曾是你的燕国,有你的燕王府,有你熟悉的山川河流,有你习惯的北方饮食!

添加书签
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