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末大军阀 - 明末大军阀 第491节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随后苗绍便滔滔不绝的说起自己在安东都护府的这些作为,绣娘更是一脸崇拜的看向苗绍,脸上幸福的笑容越发的灿烂。
    “要是一辈子都这样,该多好啊!”
    绣娘心中如是说。
    当马车进入定州城后,便直接在都护府外停下,苗绍带着绣娘进入府邸,绣娘也是第一次见到如此规模和华丽的府邸,心中激动得无以复加。
    “今日我做东,摆下家宴,诸位与我不醉不归!”
    苗绍看着妻子幸福的样子,心中更是自豪与高兴,当即大声说着,副都护卢英大声说道:“好!今日定要大吃一顿,都护可要多花些银子!”
    众人轰然大笑,苗绍更是连连答应。
    与苗绍这边的兴高采烈不同,此时远在南方几千里外的福州城内,郑成功在东南都督府的正堂上,正在听着一个商贾的禀报,眉头紧锁,脸色也不是很好,突然猛地一拍桌案,怒声说道:“他这是在找死!”
    第七百零四章 来自日本的情报
    郑成功突然发怒,让堂上站着的那个商人吓了一跳,急忙低下头不敢说话。
    “不要怕,本督不是冲你。”
    “是,小人不、不怕。”
    随后郑成功说道:“你往来日本长崎与福州做生意,日本人可起过疑心?”
    那商人肯定的说道:“都督放心,小人一向很谨慎,打探消息也是顺带手的事,并没有刻意为之,所以日本那边肯定是没有察觉才对。”
    “嗯,这就好,你下次再去长崎的时候,提前向本督通报一声,到时候本督给你带上几个人。到了长崎那边,本督的人会自己离去,不用你再费什么心。”
    “是,小的明白,小的明白。”
    “行了,你退下吧。”
    “是,小人告退。”
    商人离开之后,郑成功则是陷入了沉思。
    郑成功的母亲就是日本人,是日本平户藩田川氏,此时被郑芝龙接到了北京居住。
    但是郑成功却对日本没有任何感情,完全将其当做“外国”看待。
    特别是当之前随同刘衍出征朝鲜国,见到日本出兵五十万来争夺朝鲜,郑成功更是对日本怒火中烧。
    此番一名原本投靠在郑家,后来自立门户的商贾突然找上门来,向郑成功禀报了一件大事:日本在举国备战!
    那名商贾也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海上,走福州到日本长崎的线路,一年之中要往返几次,也要有几个月的时间是在长崎和日本各地渡过的,所以对日本各地的情况算是比较熟悉的。
    此时德川家光在日本厉行变革,几乎将整个日本都搅动了起来,大批的新兵被征召起来,各地都在大兴土木,或是修建沿海的防御工事,或是在加固各地的城池,或是在修建新的造船厂和兵工厂,总之现在的日本就像是一锅架在火堆上的开水,正在不断的翻滚着。
    “......日本各地铁矿大兴,打造火器、铸造火炮的工坊新增了很多,据说日本幕府还在全国范围内搜罗工匠,正在下大力气扩充火器兵备。”
    “......日本各地大名都在正军备战,并且是按照我大明国防军的编制进行整改,其野心已经昭然若揭。”
    “......在长崎,小人还看到日本幕府的大老与荷兰人接触,双方应该在打成某种协议。以小人对荷兰人的了解,估计日本幕府不是要向荷兰人采购火器,就是要采购战船!”
    在朝鲜战场上,明军没能与五十万日军正面开战,但是从这些商人提供的情报来看,明军的军威和实力,已经给日本幕府造成了沉重的打击,以及剧烈的震撼,所以在大明帝国巨大的压力之下,日本幕府开始寻求变革了,就好像是数百年前唐朝时日本所做的那样,当时日本是效法大唐完成了大化改新,而今日日本则是效法大明再次进行了变革!
    只不过熟读史书的郑成功知道,当年日本在大化改新之后,并没有对大唐这位老师感恩戴德,而是开始狂妄的出兵朝鲜,参与到新罗、高句丽、百济三国的纷争中,甚至狂妄到要“兼并朝鲜,横扫大唐”。
    殊不知,当年虽然大唐大夫主力都在西北与突厥人开战,只派了数万兵马入朝作战,却将日本的举国之兵赶下了海,白江口一战让日本人老实了数百年!
    可是如今,日本幕府又妄想着向大明学习,那学成之后日本人要干什么?答案不言而喻!
    于是郑成功将那商人提供的情报亲自整理了一番,然后写成急报派人送往北京城,同时将自己准备借助商人之手,向日本各地派遣细作的事情也一并禀报给刘衍。
    当刘衍接到郑成功的这份急报的时候,已经是大明崇祯二十年十二月二十八日了,此时的北京城内外张灯结彩,虽然还没到除夕,但是新年的气氛已经烘托得非常浓烈了。
    但是刘衍在看完这份急报后,心情却很不好,毕竟对于日本人的认知,刘衍自认为是这个时代最透彻的,这个族群可以说是与满清一样善于学习,也颇为悍勇的,更是一样的残暴和没有人性。
    当然,这里说的满清是明末时代的满清,在努尔哈赤、皇太极、多尔衮时代,满清的确非常善于变革和学习,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。
    但是日本人还有满清没有的一个品性,那就是卑鄙无耻!
    日本人今天可以非常憨态可掬的与你玩乐,明天可以非常彬彬有礼的与你往来,但是后天就有可能在你最放松警惕的时候凶性大发,完全不顾及道义和廉耻,甚至是人伦,古今中外千百年来,只日本独一家!
    所以对于此事日本幕府轰轰烈烈展开的变革,刘衍是非常重视的,历史上日本的每一次变革都伴随着战争,不论是大化改新、幕府建立,还是后世的明治维新,成功之后的第一件事,就是吞并朝鲜,然后进攻华夏,无一例外。
    “倭寇狼子野心,必须严防之!”
    此时刘衍已经命军情部全力监控西域各部,并且刘衍已经与内阁各部商议妥当,准备用两到三年的时间恢复大明国力,积蓄钱粮,然后先解决西域和乌斯藏的问题,将大明后院的隐患彻底拔出,然后再回过头来对付和解决倭寇的问题。
    毕竟日本与大明隔着汪洋大海,而大明海军又占据了绝对的优势,完全有能力将日本封锁在本土,所以铲除日本的急切程度比不上稳定和解决西域、乌斯藏问题。
    可是现在刘衍却有些动摇了,以日本人的疯狂程度,两三年的时间,也足以让日本的整体军事实力上升几个台阶,到时候大明东部的战略环境会不会因此而恶化?
    甚至是,将来西域没有能够稳定下来,东面的日本又再次上蹿下跳,大明再次陷入两线作战的尴尬境地,而且还是比流贼、满清范围更大的两线战场。
    刘衍拿着郑成功送来的急报,一个人思索了整整一天的时间,并且还将内阁众人全部召集到内阁官署,一同商讨对策,最后还是财政部尚书岳明的一句话让刘衍下了决定:“阁老,现在就算日本已经起兵来攻,朝廷也只能抽调兵马先行阻击。现在朝廷没有钱粮了!”
    钱粮去哪了?
    除了安东都护府、岭北都护府、瀚海都护府的大规模“基建”开支,以及安置迁徙百姓的开支,以及封赏数十万大军的开支,给伤亡将士发放抚恤等等。
    现在还有海军东洋舰队、南洋舰队的建造开支,安东都护府、岭北都护府、瀚海都护府治下驻防军的筹建开支等等。
    特别是现在国防部还加大了对西北都督府的资金投入,加固西北都督府各地城池和关隘的防御工事,以防备西域各部、乌斯藏各部。
    这些随便哪一项拿出来,都是耗费至少上百万银币的巨大开支,甚至多一些的,还要达到数百万银币开支。
    此时在内阁官署内,刘衍和众尚书听完了岳明的逐条分析,所有人都沉默了。
    这还是新政已经在大明各地运转起来,朝廷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,否则以之前大明的收入状况,大明帝国的财政早就已经崩溃了。
    刘衍叹息一声,说道:“人生不如意者,十之八九!既然朝廷财力不济,那日本之事就暂且如此吧。不过兵力暂不调动,并不意味着我大明对日本的狂妄举动无动于衷,必须要对日本予以足够的重视。”
    众人纷纷赞同,随即军情部尚书吴国金说道:“阁老,我军情部北镇抚司负责对外,此事就交给属下吧。”
    刘衍点头说道:“这是自然,不过以目前军情部的组织构架,恐怕难以胜任,此事容后再议,到时候本公与诸位还要再细谈。”
    “是。”
    吴国金虽然坐下,但是脸色却有了一丝变化:“看来阁老是要对军情部进行整改了,就不知道阁老是对军情部不满,还是别的什么?”
    随后吴国金就想到,关于日本的异动,军情部竟然在之前没有收到任何情报,反而是东南都督府都督郑成功从商人那边打探到消息,这就说明军情部已经失职了!
    想到这里,吴国金的脸上瞬间就变得严峻起来,没遇见也多了几分愁容。
    此时刘衍却没有注意到吴国金的表情,而是继续对国防部尚书田辉叙,以及海军部尚书郑芝龙说道:“眼下朝廷的重心在西部和北部,国防军在做好三大都护府的建设之外,还要命安东都护府加强戒备,并且配合装备部一起,为安东都护府提供足够的支持。”
    田辉叙当即领命,一旁的荀景云也是抱拳领命。
    “至于海军部,”
    刘衍对郑芝龙说道:“命海军都督施大瑄坐镇灵山卫,与北洋舰队总兵官施琅一起监视日本,不可让日本水师出现在朝鲜汉城以北海域!”
    “是。”
    郑芝龙正色说道:“此事我亲自找施大瑄面谈。”
    当日,会议持续了一个多时辰,随后众人各自散去,刘衍却留下了军情部尚书吴国金。
    “接下来,咱们商量一下关于军情部的改革事宜吧。”
    吴国金面色变了变,随后抱拳说道:“属下全凭阁老指令!”
    第七百零五章 海防司、塞防司
    崇祯二十一年,正月十五,上元佳节。
    在朝鲜国最南端的济州岛上,治所济州城也是张灯结彩,朝鲜国深受大明的影响,对于正月十五上元节也很重视,城中各处都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花灯,甚至朝鲜人的习俗都与大明相近。
    此时在济州城外的港口上,一艘大明新式福船已经停靠在栈桥上,一名身穿绸缎棉服,身披皮毛大氅的男子走在栈桥上,身边还跟着另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。
    “呵呵,这济州岛的风光果然不错,虽然是寒冬时节,也能看到一些景色。”
    身披大氅的男子边走边说着,另外年轻的男子则说道:“武大人刚刚出任军情部海防司司丞,就亲自赶到济州岛来落实公务,当真是亲力亲为啊。”
    这身披大氅的男子正是新组建的军情部海防司司丞武靖远,如今根据刘衍与尚书吴国金议定,军情部由原本的南镇抚司、北镇抚司、案牍库三个机构,重新整合了一番。
    其中南镇抚司整改为镇抚司,司丞依旧为姚广明,职责也没有变化,负责大明内部的所有情报搜集、调查一切人员等事务。
    北镇抚司整合为塞防司,司丞为王阳,负责对大明陆上接壤的各部、各国情报的搜集,以及刺杀等各种事务。
    案牍库不变,司丞依旧为郭明河。
    最后就是海防司了,海防司是军情部新成立的部门,专门负责对与大明隔海相望的国家、势力搜集情报等各种事务,说白了就是负责对大明海外各种情况的搜集与事务。
    而此时陪着武靖远的年轻男子,便是之前向都督郑成功禀报消息的商人,此人名叫谢灵雨,手中也有一支商船队,很有些实力。
    此时武靖远笑呵呵的说道:“什么亲力亲为啊,实在是新成立的海防司人手不够,硬手也不够,有些事情也只能我自己出来跑动了。”
    二人边走边说,谢灵雨曾几次来过济州岛,或是在这里中转,或是在这里采买货物,对这里也算是比较熟悉的了。
    “大人是第一次来济州岛有所不知,济州岛有三多三宝。三多是风多、石多、果树多,三宝是指海产、植物和方言。济州岛的东部是大片适合于放牧的草地,使得这里长久以来一直是朝鲜国的主要牧场,在历史上就曾以饲养马匹闻名,如今岛上仍有三千多匹骏马,朝鲜国的骑兵所需战马,很大一部分都是这里提供的。”
    “此外岛上气候温和,适宜种植果树……”
    武靖远听到这个海岛竟然还能产马,也是吃了一惊,说道:“这还真是奇事,难怪日本一直对济州岛窥伺不已。”
    “正是,当年万历朝的时候,朝廷出兵在朝鲜国与日本对战,日本就曾分别攻略济州岛,为的就是这里出产的战马。”
    武靖远又问道:“那济州岛的民风如何?如果海防司在这里以经商作掩护,设立情报据点是否合适?”
    谢灵雨说道:“济州岛远离朝鲜国本土,所以岛上现在还有一些奇特的习俗在流传。最有意思的是这里当家、谋生主要靠妇女。其中海女算是最典型的了。她们常要潜入水下沿峻峭的礁石采集贝类、鲍鱼、海参和海螺等海产品,而男人们却留在家里照料家务。”
    “所以海防司如果准备在这里设立据点,则应该多招募一些女人对外,以便掩人耳目。”
    “哦?”
    武靖远啧啧称奇,然后问道:“女主外、男主内的民俗,还真是第一次听说。”
    接着武靖远又问道:“那这里的民风如何?”
    “民风的话,与朝鲜国本土差不多,并不是很彪悍。”
    “嗯。”
    二人说着,便已经走出了港口的范围,上了一辆已经提前等候在这里的马车,一起乘车前往济州城内。

添加书签
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